当前位置:首页 > 圣教序文化
-
清末民国“江湖书法家”照片曝光,“书法杂耍”的源头原来在这儿!
圣教序文化一次用几根毛笔写字 用脚写,用嘴写 用针管写,食物写 ...... 甚至于用一些媚俗的 书写姿态和书写动作博人眼球 “江湖书法家”如今屡......
2020-10-19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 -
多宽的书法现象
圣教序文化当今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时代,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,也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状态。汉字书写先后被硬笔书写和键盘输入所代替,以汉字书写为依托而产生的书法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书法艺术也由过去文人的书斋把玩,进入到现代展厅和艺术市场。特别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,书法艺术在......
2020-10-17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 -
第二届湖南中青年书法大展开幕
圣教序文化10月16日,市民在参观展出的书法作品。当天,“云起新湖南 墨舞大洋河”第二届湖南中青年书法大展在省展览馆纸本艺术馆开幕。湖南日报·华声在线记者 田超 摄华声在线10月16日讯(湖南日报·华声在线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胡旻)今天,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湖南日报社、湖南省书法家协会......
2020-10-17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 -
学《圣教序》要注意什么?清代书法高手查升这么临,值得我们学习
圣教序文化学行书,你很难离开王羲之的《圣教序》。从某种程度上讲,《圣教序》不光是一本行书字帖那么简单,几乎成了行书结体的取法标准,就像楷书中的欧体或者颜体一样。要不要学《圣教序》,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。我们应该关心的是:怎么把《圣教序》学好。学《圣教序》要注意什么呢?今天,我们以清代书法家......
2020-10-14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 -
乾隆书法欣赏《御临圣教序》
圣教序文化清代乾隆皇帝书法作品欣赏《御临圣教序》行书书法高清图片12张大家看看乾隆临摹的圣教序书法,感觉少点什么,喜欢书法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,用笔方面暂且不谈,单说结体方面,乾隆写的太过于平稳求正了,几乎没有体现出《圣教序》应有的结体巧妙及独特。这种味道,和王羲之写出来的完全是两种概念......
2020-10-14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 -
临写圣教序,要用笔尖,要注意字内空间,要贯气
圣教序文化写圣教序,总的感觉还是要在集字作品中,体现出行气和整篇的呼应。细品之下,集字之中其实对章法的处理是细致而精微的,不象唐以后作品的大开大合,也不似王氏手札那样随性,但依然表现出随决布置和苦恼经营的处理。临圣教,重要的有三点体会:一是要用笔尖,体现了笔毫的弹性和用笔的劲健;二是字内空......
2020-10-14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 -
王羲之《墨皇本圣教序》彩印本
圣教序文化这本册页装《圣教序》为清代崇恩珍藏宋拓墨皇本,几乎每页都有题跋。帖后还有30页崇恩题跋,何绍基题跋4页。足见崇恩对这本《圣教序》的喜爱。藏本现藏天津博物馆,这是民国珂罗版印本,完全按照原拓的面貌装桢。从目前能看到的王羲之传世行书法帖看,唐怀仁集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虽为集字拓本,但它......
2020-10-13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 -
王羲之圣教序超清原碑图,难得一见
圣教序文化小编字帖里的圣教序...
2020-10-13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 -
习书必读王羲之《圣教序》的由来
圣教序文化《怀仁集字圣教序》因碑首刻七佛像,又称《七佛圣教序》。咸亨三年(672)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。《三藏圣教序》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,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,太子李治(高宗)并为附记,诸葛神力勒石,朱静藏镌字。碑石高9.4尺,宽4.2尺,共30行,行80余字不等,......
2020-10-08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 -
圣教序文化《圣教序》结构分析——横的角度变化
目前谈写字,大多进行技术分析。原因是容易操作,容易说清楚,也就是有“操作性”,有人抱怨古人书论没有“操作性”。古人论书,是不屑于将具体技术分析的,点到为止,如孙过庭讲“篆尚婉而通,隶欲精而密,章务检而便,草贵流而畅”,刘熙载讲草书结构,“庸俗行草结字之体尤易犯者,上与左小而瘦,下......
2020-09-27【圣教序文化】
阅读更多
本栏最新
-
03-021书法要创新,但不要“创新书法”
-
03-022什么样的书法才是好书法?好书法的三个基本条件!
-
03-023书法书法,应该重“意”还是重“法”?
-
10-314练字最好的方法是对着字帖练吗?
-
10-315硬毫毛笔书写时如何不散锋?
-
10-316能写一手好字,可以做什么工作?
-
10-317在写毛笔字时,如何用手腕调锋?
-
10-318对赵孟頫书风的继承和修正:浅析文征明书法的媚滑之气
-
10-319书画艺术的自觉和延续:为何要提倡中国艺术的道统精神?
-
10-3110他的书法酷似印刷字,曾国藩、康有为、章太炎看后为何连连称赞?